长汀有什么好玩的地方?长汀程家大院在哪里?汀州程家大院的“红”

2020-06-05 23:17 程璧晖

图为程家大院内景。

□程璧晖 文/图

程家大院坐落在长汀汀州镇商业繁华的水东街,属闽西安定堂程氏“祖堂”,始建于南宋嘉定三年(1210),明朝成化十六年(1480)重建,占地约1.5亩,坊间有“先有程府、后有水东街”之说。民国期间因水东街扩建及1996年“8.8”洪灾影响,部分拆除和改建,如今只保留土木结构建筑六门面、五厅、四井、一后坪,属典型的明朝客家人商居“围屋”建筑结构。

程氏一族系重黎后代。据族谱记载,南宋嘉定二年(1209)五月初十,先祖(法晓公第三十二世孙)携九子及家眷从浙江省处州(今丽水市)平传县经宁化宦游入汀,其间第三子三郎公妣杨氏居汀州府,其余八兄弟分别迁居江西鄱阳、宁化、石城、建宁等地。嘉定十二年(1219)三郎公在鄞江之滨的左厢里(现水东街)购置宅地,侧身商贾,添置乡里山场田地,伴随家族产业旺盛的同时,也遭到一些麻烦。三郎公无奈召集二子长德一郎(字甘邑)、次德二郎(字甘林)商议暂先分开发展,兄从商留守水东街,弟从农经营山场及田地。于是德二郎于1239年迁居四都赖坑,弟弟的离开使得原本势单力薄的长兄更无法在汀城立足了。次年(1240年)程氏举家迁至河田迳背,临行前年迈的三郎公望着自己辛苦打拼的产业,老泪纵横,告诫子孙“汀州程府是我们的根,要保护好!”三郎公这席话作为汀州程氏家训,一代又一代地传了下来。

明成化十六年(1480),逢太平盛世,三郎公第八世孙仁轩提议遵训回水东街重操祖业,得到了分居在策武洋坑、河田中坊、濯田羊赤、四都乌坭等各房后裔的积极响应。“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不到两年时间程府祖屋重建竣工。程氏族人感恩先辈,更加团结,并重塑祖业。经过多年创业,在这里以“前店后坊”的模式创建了“程亮和酒庄”,其继崇杜康工艺而独创的“冬酒”,享誉汀州,盛产的“冬酒”也源源不断地通过汀江航运到上杭、永定和广东及东南亚国家。

1929年3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首次在长汀入闽。长岭寨战斗的胜利,无疑像一颗星火迅速燎原了整个汀州大地,揭开了建立中央苏区的伟大序幕。汀江两岸出现了“风展红旗如画”“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壮观景象。历史将长汀推向中国革命的风口浪尖,从1929年3月至1934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这里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土地革命,第一次进行了治国理政的伟大探索和实践。长汀成为中央苏区经济文化中心和福建苏区首府。红四军第一次在这里统一了军服,苏区干部群众吃的、喝的、用的大部分来自这里。长汀被誉为“红色小上海”。

据程家大院现屋主程斌、程登介绍,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及后来的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职工联合会、团省委驻地均设在水东街。1932年,刘少奇以中华苏维埃全国总工会主席的身份来到“程亮和酒庄”视察,听取他们的爷爷程震(字雨辰、仁轩公第十二世孙)介绍造酒原料和工艺,了解其经营和销售后,称赞前开店后作坊的“程亮和酒庄”是苏区优秀“民族工商业”的代表,程震因此也与刘少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身穿灰色军服的红军战士更是“程府”的常客。程震身为商贾,为红军官兵们的公平交易、一心为民的作风所感染。几年间,他带领族人在积极发动周边商户扩红捐物,又进村入户动员程氏子孙参加红军。为此,程震受到时任福建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的表扬。据不完全统计,1930年至1934年间,当时汀州程氏男丁不足千人,但参加红军、赤卫队的却有百人之多,有名有姓的程氏烈士就有43人,也涌现出一批解放军高级将领。如濯田羊赤走出的老红军程朝章,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了平型关、山东甲子山、济南渤海讨伐张景月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教导团团长、副师长,1955年10月,任福建省龙溪军分区司令员期间,接待过陈毅元帅;1977年在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任上因公殉职。又如老红军程朝先曾任陈赓大将的警卫员、彭雪枫将军的作战参谋,1942年2月任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骑兵二十五团团长,1966年离休,享受副军职待遇。

如今,水东街恢复昔日“红色小上海”风韵的改造正加紧进行中。程氏族人再一次聚在一起,决定顺应政府号令,学习先辈当年鼎力支持红军之壮举,重新维护修缮程氏祖堂,并正式更名为“程家大院”,意为“天下程氏是一家”,为水东街改造,为传承“红色基因”,为“大美汀州城”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