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古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形似“观音挂珠” 汀州古城墙美翻了!

2020-08-18 22:36 互联网

  涓涓细流走过闽西武夷山南麓的山涧峡谷,冲过沿途的沟壑汇成了一脉从北向南流的溪水,它叫汀江。中原地带的客家先民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南迁,在汀江的两岸,筚路蓝缕,休养生息,因此,长汀成了客家人的摇篮。客家人祖祖辈辈,栖息在汀江的两岸,形成了自己的文化。

  新西兰女作家路易·艾黎曾说过,中国最美丽的两个古城:一个是湖南的凤凰,另外一个就是福建的长汀。

  长汀古城位于福建省的长汀县,坐落在卧龙山脚下,水而建。古城建造布局特殊,与卧龙山相依相连,形成了依山傍 “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的格局。古城景色优美, 苍翠的卧龙山映照着古朴的古城,有一种浑凝厚 重的历史感。因古城形似挂在观音菩萨脖子,上的佛珠,素有“观音挂珠”之美誉 。 古城始建于唐朝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曾有四大门楼分别位于古城的四周。位于东大街的朝天门原名兴贤门,是一座石砌的明代古城墙,门楼高大巍峨,外观雄伟,是四座城墙中最为宏大的一个。城i ]前有八角亭和云骧阁伫立,三者呈三足鼎立之势,相互守卫。南大街上有宝珠门,是长汀古城中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座古城门,因门上有楼阁,所以经常被称为宝珠楼。挹清门原名为会川门,是古城西边的老城门,后来在战争中被毁。位于北边的三元门是最古老的城门,也是较为壮观的城门。四座城门历经沧桑风雨,如今只剩下朝天门、宝珠门还保留得比较完好,与后来的五通门、惠吉门、西水门成为长汀古城现存的五座城门。

  汀州古城墙始建于唐大历四年,至明清时期,汀州古城墙总长为5000多米,设有12个城门,“枕山临溪为城”,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及“佛挂珠”的独特格局。

  汀州古城墙,东沿汀江逶迤,南沿西溪河蜿蜒,西北和东北依附卧龙山麓沿山延伸而上,将半个山圈进了城内,形成了城内有山的景观。远远望去,汀州城墙从卧龙山顶金沙寺两边下来,恰似一串挂在金沙寺脖子上的佛珠,故其格局和形态被人们称之为“观音挂珠。”

  汀州古城墙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大历四年。汀州古城墙原来有汀州府城和长汀县城两道城墙,府城墙建于唐代,汀州刺史陈剑将汀州治从东坊口迁到现址,“筑土为城”。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汀州太守刘均,认为州城太小,不适应于汀州的人口增加和商业的繁荣发展,于是,第一次对汀州城墙进行了扩建,城墙周长“五里二百五十四步”,又挖护城河,引西溪之水环绕而东,俗称“西水东流”,并开辟了颁条、鄞江、通远、兴贤、济川、秋成六道城门。明洪武四年,汀州卫指挥王珪筑窑烧砖,州土城全包于砖石,这时的汀州才有了坚固、雄伟足以御敌的砖石砌成的府城墙。

  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汀州知府杨世芳以为长汀县治居民环列城外不安全,乃与长汀县令王邈商议,动工修筑长汀县城。土城自济川门连绵而西至通津门,长619.9丈,开七门叫会川、五通、惠吉、富有、常丰、西瑞、通今,至此形成了汀州有州城和县城两重城墙的独特格局。崇祯九年为便于管理和防御,克服“县城依府,府城依山”的不足,提出了州县合一的主张,经报奏朝廷恩准拆去了府城墙,并对全部城池包以砖石进行了增高加厚扩建,从此,将州县合为一城了。

  在长汀县城至今还流传着一首包含着许多汀城古迹的童谣:“挹(一)清门、二府哩、三元阁、四角井、五通门、刘(六)衙哩、七星桥、八角亭、救(九)驾坪、十字街、十一躲呀躲、十二城门九把锁。”

  汀州城“十二城门九把锁”的由来

  在这首童谣里,从一到十,指的是汀城十处古迹地名,其中的“挹、刘、救”,是“一、六、九”的谐音。关于这十处古迹地名,不是本文所叙述的内容。本文就童谣的最后一句“十二城门九把锁”,作一个解析。读者很容易从字面上理解,“十二城门九把锁”,就是指古代汀州城里有十二座城门,但是只有九座城门上锁,有三座城门是不上锁的。多年以来,留给人们一个疑问:城门上锁是为了保证城里居民的安全,为什么有三座城门不上锁呢?不上锁的城门,岂不形同虚设,何以确保安全呢?难道这是儿童的嬉言?为此,笔者特地查阅长汀志书,阅后恍然大悟,确信“十二城门九把锁”并非嬉言。

  宋治平三年(1066年),开始修筑汀州府城墙,开辟五座城门。据长汀县志记载,宋治平三年筑“济川门”,明洪武四年(1371)改名“丽春门”;筑“秋成门”,明洪武四年(1371)改名“通津门”;筑“颁条门”,明洪武四年(1371)封堵、废弃;筑“鄞江门”,明洪武四年(1371)改名“广储门”;筑“通远门”,明洪武四年(1371)改名“镇南门”;筑“兴贤门”,明洪武四年(1371)改名“朝天门”。汀州府城共有五座城门,它们是:丽春门(即济川门)、通津门、广储门、镇南门、朝天门。

  虽然汀州府有了城墙和城门,但是,长汀县却附郭汀州城之外,没有城墙,长汀县居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于是,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开始修筑长汀县城墙。据长汀县志记载,长汀县城墙“自通津门西去数百丈,逶迤而南,东至济川一带,立城围之”,“筑土为县城,列七门”。具体如下:城东筑“会川门”,万历年改名“挹清门”;城南筑“五通门”,后改名“环雁门”;城南筑“惠吉门”,后改名“正笏门”;城南筑“富有门”;城南筑“常丰门”,后改名“宝珠门”;城南筑“西瑞门”;城南筑“通金门”。长汀县共有城门七座:它们是:挹清门、五通门、惠吉门、富有门、宝珠门、西瑞门、通金门。

  据长汀县志记载,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由汀州知府倡议,将汀州城与长汀城合并为一座城。合并后的汀州城,共有十二座城门(即汀州府城门五座和长汀县城门七座)。合并后的汀州城范围大大扩展,使得原先汀州府城的镇南门、广储门和长汀县城的“挹清门”成为城中之门,长汀县志称“郡城镇南、广储两门,横赘城中”。这三座城中之门,成为摆设,丧失了防御作用,所以没有必要上锁了。

  另外九座城门仍然担负着保证城内居民安全的重要作用,除了有专人把守以外,每天晚上都必须上锁。这九座城门是:丽春门(即济川门)、通津门、朝天门、五通门、惠吉门、富有门、宝珠门、西瑞门、通金门。

  童谣中的“十二城门九把锁”,由此而来。(图:阿澜映像、发发茶仔油、罗国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