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城隍庙里有那些菩萨?长汀城隍庙旅游攻略

2020-08-26 22:22 互联网

  汀州城隍庙地处长汀县西门兆征路地段,坐北朝南,背倚卧龙山麓,面朝宝珠晴岚,占地5800多平方米,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隍庙,气势雄伟,也是汀州著名古建筑之一。

  旧时,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汀州府城隍庙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庙会的主要内容是“还愿”。昔日,到城隍庙里许愿,是汀州百姓重要的信仰活动之一。各色人等各有自己的愿望,他们都来城隍庙许愿。做生意的希望生意兴隆,新婚夫妻希望早日添丁,作田农夫希望禾田丰熟,外出谋生希望出入平安,莘莘学子希望求学高中,患病之人希望早日康复等……。为了实现这些愿望,他们就会到城隍里祭拜城隍菩萨许愿,希望城隍爷保佑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

  汀州城隍庙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始建于唐天宝元年,至今1200多年了,经过历代修葺或扩建,逐渐形成了一座建制完整、建筑考究的府级城隍庙。汀州府城隍庙曾遭受到严重破坏,1999年12月,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汀州府城隍庙文物古迹修复协会,开展筹资修复工作。

  修复后的城隍庙由门楼、前殿、正殿、后殿、两廊和东岳宫组成。门楼是花岗岩石牌楼,门上对联“是是非非地,明明白白天”,意为这是一个公正处理是非的地方。山门由条石构筑,雕刻多种花卉、龙凤图案。进了门楼,经过前殿,是宽阔的庭院。左右两边廊墙上有十幅壁画,绘的是十殿阎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走过坪地,沿台阶而上是正殿,台阶和正殿台沿的立柱均有石狮,或坐或立于柱头上,殿前有蟠龙石柱一对,两龙对望,左龙仰首向上观望右龙,殿台顶棚上还嵌有“竹节瓶”筋条,呈半圆拱形。正殿是城隍神坐堂之处,中央端坐的是城隍爷神像,他头戴乌纱,身穿袍服,案桌上摆放着红朱笔、惊堂木、令签等器具,为一幅知府审案的架势。上面横匾上写着斗大的字:“明镜高悬”和“公正廉明”,一派庄严肃穆。

  后殿又叫“报恩殿”,比正殿稍高一些,是供奉城隍爷父母的殿宇。西边便是东岳宫,上面高悬着“明察秋毫”和“神光普照”的横匾。两边柱子上的对联是:忠心耿耿一生行好事,积德重重千载顾后人。各殿扇门都有浮雕和花格图案,支柱多为方形石柱和圆形石柱,下有圆形石磉,石磉上有“龙卷草”“卷书”“竹筒”“古琴”等图案,印证着古人高超的建筑和雕刻艺术。福建省文物古迹建筑专家多次前来考察,给予高度评价,指出汀州府城隍庙如此宽阔,实不多见,颇具研究价值。2005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汀州府城隍庙被列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什么愿都可以许,但都必须还愿。如果不还愿,你就永远欠下了无法还清的菩萨债,据说这个债会一辈一辈传下去。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就是汀州城隍庙还愿的日子。凡是在过去一年中到城隍庙许过愿的信众,都要在这一天到城隍庙还愿,因而形成了十分壮观的还愿洪流,成为汀州府城隍庙的一大奇观。

  还愿奇观

  农历正月十六日上午约10时左右,前来还愿的人流就从四面八方涌向汀州城隍庙。许多远路乡村的信众在前一天就来到汀州城,寄住在亲戚朋友家中,以便第二天及时参加还愿。

  每年前来参加还愿的有数千人,而观看者则无计其数,汀州古城万人空巷。上午10点左右,参加还愿的信众都潮水般涌到汀州府城隍庙上香、叩拜,城隍庙里挤得水泄不通。上香的人群有携儿带女的,也有儿孙搀扶年迈长辈的;有成群的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也有成双成对的夫妻;还有许多商人、作坊的主人、老板,也有穷苦的手工艺人、耕田的农民、砍柴挑担的苦力。总之,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贫富贵贱,都挤在城隍庙里,拜谢城隍菩萨的恩典,以求得来年万事顺意,合家安康,心想事成。

  上香叩拜只是还愿的开始,还愿的奇观是在上香之后。

  上过香后,人们走出城隍庙,按照自己的意愿,有的装扮成有罪的犯人,有的装扮成要饭的叫花子,有的三步一跪“拜凳子”,最简单的是“背饭箪”。还愿的信众都用这几种方式来惩诫自己,表示对城隍的一片诚心。这也是一种赎罪的方式,即前世造了罪孽,今世以惩罚自己的方式来了却孽债。

  成千上万的还愿人群,穿着囚衣的,披枷戴锁的,沿街乞讨的,端着板凳三步一跪的,更多的是背着饭箪的,组成了浩浩荡荡的城隍庙还愿奇观。

  装扮犯人。许多社会贤达、官吏士大夫以及社会知名头面人物等,装扮成有罪的犯人,脖子上带着枷锁,身穿红色囚衣,低头锁眉,好似犯下了深重的罪孽。围观的人群有人故意大骂“贱犯”或“杀千万”、“杀头鬼”等言语,这些人要装出低头认罪的样子,口中连连说着“骂得好,骂得好”,或者“我该死,我该死”。据说只有这样才能洗刷自己前世造下的罪恶。

  装扮叫化子。“叫化子”即乞丐,装扮叫化子的,要头戴破斗笠,身穿烂衣服,脚穿破鞋,一手拿根打狗棍,另一只手拿着一个空饭碗,脸用锅底灰涂得黑不溜秋的,装成一副十分邋遢的样子。在这些叫花子中,不乏许多有钱富商,他们平日吃穿不愁,三餐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今天装成叫化子,沿街乞讨,挨家挨户请求施舍剩饭剩菜。许多人家当场施舍饭菜给他们,他们讨到饭菜后,果然在街上边走边吃,犹如真的叫化子一样,实在令人忍俊不禁。

  拜凳子。“拜凳子”是长汀话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拜天地。还愿者要事先准备好一条小板凳,小板凳长约1尺,宽约30来公分。板凳上安放着香炉,燃好香烛,凳子前面贴着红纸,上书“赛还良愿,酬谢鸿恩”八个字。参加拜凳子的信众,双手端着板凳,走三步停下,然后放下板凳,面对前方跪拜一次,然后起身端起板凳,走三步又停下,放下板凳再跪拜一次,如此反复,在整个行走过程中都要走三步跪拜一次。后来考虑到走三步拜一次,行进的速度很慢,所以有人改为走七步拜一次。“拜凳子”是最痛苦的还愿方式,因为还愿的路线要走“四大巷”,在整个过程中都要三步一拜或七步一拜,不能“偷工减料”,否则就是不诚心。所以整个“四大巷”拜下来腰酸脚痛,有的膝盖流血,要好几天才能恢复过来。如果碰上雨天,原本天气十分寒冷,双腿跪在泥水之中,个中滋味,可想而知!

  背饭箪。参加背饭箪以少年儿童居多。饭箪是用席草编织而成,大概可以装下一个人吃的饭量。旧时这种饭箪在长汀非常普遍,大凡外出做工,下地耕田,上山砍柴,苦力挑夫以及去外村上学的等等,都用饭箪装了饭去作为中餐。城隍庙还愿“背饭箪”,含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意思。还愿的人们将饭箪挂在身上,饭箪里要放上一双筷子,一根大蒜,筷子代表快快长大,大蒜代表会划算,有的人还会放上几块年糕之类的,代表年年高升。

  还愿队伍整个过程要走“四大巷”,何谓“四大巷”?即从城隍庙出来到苍前巷,然后再走完三条无名的横巷,以上总共四条巷子,故称为“四大巷”。最后到大西门,沿着西门城墙回城隍庙。

  城隍爷押“犯人”游街

  还愿结束后已是中午时分,庙会活动的高潮,即城隍爷押“犯人”游街就开始了。这时,汀州城的大街两边人山人海,挤满了等候观看城隍爷押“犯人”游街的盛况。

  “犯人”由老百姓自愿组成,大多是由还愿者自动装扮,要穿上红色囚衣,披枷戴锁。“犯人”没有固定的人数,多者七、八十、上百人,少的几十人或一二十人,这取决于每年自愿装扮犯人的人数多寡而定。

  城隍押解“犯人”游街有固定的仪仗,仪仗顺序如下:

  首先是高爷和矮爷开道。高爷和矮爷是城隍面前捉拿犯人的差役,高爷瘦长,约有3.5米高。矮爷肥胖,约有2米高。高爷和矮爷是用竹蔑编成的框架(即身体)穿上特制的衣服后,由身强力壮的男青年钻进竹框内挑着行走,十分逼真形象。高爷身穿紫花布长衫,手上拿着一把纸扇,头戴四方形高帽子,帽子上写着“一见大吉”四个字。矮爷身穿黑色长衫,手上拿着一把戒尺,头上戴着四方矮帽,帽子上写着“奉公无私”四个字。一高一矮两尊巨形菩萨,摇摇摆摆在前面开道,十分引人注目。接着是鼓手班和民乐队,约有15至20人左右。

  之后是“犯人”队伍,约有数十人,每次人数不同。随后是宝伞、旗、幡队伍。

  接着就是这次押“犯人”游街的主角城隍菩萨。城隍菩萨坐在轿子上,由8人抬轿。轿子前有回避、肃静的牌子各1面。

  队伍的最后部分是还愿的信众,自愿参加,每年大约有几百人,每人手上拿着一支点燃的香枝。

  当城隍菩萨的轿子出庙门时,鞭炮齐鸣,几十把土铳向天鸣放,惊天动地,热闹非凡。

  城隍爷押“犯人”游街的路线顺序如下:从城隍庙—到府学前街—到横岗岭街—东门街—出朝天门—经过太平桥—到水东街—过水东桥—经府学前街—回到城隍庙。

  午后3时左右,汀州府城隍庙会结束。

  朋友,汀州城隍庙的庙会活动很壮观吧!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于没有高台说教,没有高深理论,但是贴近百姓。

  人们说,还愿的过程就是赎罪的过程,了却前愆,一身轻松,从头再来。汀州百姓多么善良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