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慈-汀州知县

2018-12-21 23:41

宋慈,生于1186年,字惠文,福建建阳人,嘉定进士,他于宋淳祐七年(1247年)编著的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权威著作,誉满中外,比欧洲法医学专著《关系医学》的问世时间早350多年,由此宋慈被誉为“法医鼻祖”。淳祐九年(1249年)宋慈在广州病逝、归葬于福建省建阳,享年64岁。宋理宗赐赠朝仪大夫,赞誉他为“中外分忧之臣”,并亲手题写墓碑“慈字惠父,宋公之墓”。

长汀汀江岸边,乌石山上,耸立着一座六角亭,上书“宋慈亭”,这是长汀人为纪念南宋绍定年间的长汀知县宋慈而建的。据《长汀县志》记载,宋慈是闽北建阳人,进士出身,于1232年到长汀任知县。说来迄今700多年了,在长汀为官的知县级人物不知有多少,在这悠悠的岁月里,多少人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多少事又被历史的烟尘抹去?可是,长汀人却一直怀念宋慈,为他刻碑建亭,凭什么呢?

汀江畔的宋慈亭

宋慈到长汀为官,办的第一件实事就是疏通汀江,开辟航道,为汀州老百姓解决吃盐难的问题。原来,过去汀州人吃的是“福盐”,即从福州来的盐。从福州到汀州,路途迢迢,先从闽江航运上溯到南平,然后由挑夫肩担,翻山越岭而来,且不说汗流浃背的辛苦,还常常受匪徒抢劫,危及人身安全。因此,福盐往往“逾年始至”,成本高,价格昂贵,汀州人吃盐苦不堪言。宋慈急群众之所急,决定向潮州采购食盐,缩短运程,降低成本。于是亲自勘察汀江,规划河道整治,开辟了长汀至上杭回龙的航道,从此食盐从广东潮州经汀江直达长汀,吃盐的困难解决了,同时也把这里的土纸、香菇等土特产源源不断地运出去,从而发展了经济。

疏通河道,发展经济,这是宋慈政绩的一个方面。要得到人们永久的怀念,自然还不够,这不仅需要突出的政绩,更需要有功德。宋慈恰恰又是功德无量,他为官的二十余年,体察民情,微服私访,公正无私,洁身自好,在长汀任知县期间,也是如此。他处理案件,讲究调查研究,以事实说话,从无冤假错案,深受百姓信赖。

初到长汀上任,宋慈就接受了前任知县留下的一宗人命案:新婚之夜,某新娘毒死了新郎。经查,前任知县动用了大刑,新娘屈打成招,将于秋后问斩。宋慈认为“狱大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他坚持“审之又审”,亲自现场勘验,开棺验尸。揭开棺木,发现一股腥气,后来又了解到,新郎毒死之日,村里一口鱼塘的鱼也全死了。宋慈即命人抽干鱼塘水,发现一个小瓶子,后来在村里龚三家中也搜出一个同样的小瓶子,里面装着半瓶的蛇毒。原来真正的凶手是龚三,他是新郎的邻居,因贪图新娘的美貌,起了歹心,在婶娘煮面条时偷偷下毒,然后又借新娘的手送给新郎吃,把新郎毒死。一宗复杂的案情,终于真相大白,为新娘平了反!

宋慈处理案件都是这样,事必躬亲,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他后来成为“法医学之父”,著有《洗冤集录》,都是因为具有这种精神才取得的。

在宋慈任知县的三年内,长汀境内“狱无冤囚,野无流民”。不仅如此,他还减轻百姓赋税,开辟汀潮航运,繁荣了汀江两岸盐米、土纸及笋干等商贸往来。如今,七百年过去了,长汀人民没有忘记这位父母官,他们建起了小巧而典雅的“宋慈亭”,以纪念这位不畏权贵、断案如神,又爱民如子的“青天大人”。

延伸阅读:《大宋提刑官》里的宋慈真人,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宋慈是我国南宋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著有《洗冤集录》。在他开启自己的法医生涯前,其实只是个文人。他曾师从理学大师朱熹的得意门生吴稚、太学博士真德秀。到31岁时,宋慈考上进士,朝廷派他去做浙江鄞县县尉,然而适逢父亲生病,他决定放弃上任机会,在家侍奉父亲。

到了40岁,宋慈开始了自己的仕途,刚开始做的都是些起草、颁布文书类的事务,后来被调去幕府参预军事。一直到54岁那年,宋慈担任广东提点刑狱,才正式成为后人最熟知的角色——大宋提刑官,负责监察司法审判和监狱管理,会亲自参与重大疑难案件的审断。

他在职期间,发现许多案件,特别是一些死亡案件,因为缺少证据或者证据来源不科学,使得无法准确理清曲直,给破案带来很多困难。为此,宋慈决心编撰书籍,系统介绍如何检验尸体、勘察现场、鉴定死伤原因等,以供提刑官更好地破案。

1247年,《洗冤集录》问世,这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并被沿用了600多年。这也是为什么世人称他为法医鼻祖。

宋慈的拿手绝活就是验尸,通过验尸,他能准确断定人是怎么死的,有什么蹊跷的地方,从而逐渐发现破案线索。可惜的是,宋慈本人到底审理过哪些案件,古书中并没有记载。电视剧《大宋提刑官》中的故事,大多都是虚构的。

不过《洗冤集录》的确记载了一些断案的技巧,法医界至今仍在使用:

辨认刀伤是生前伤还是死后伤;

对溺死之人,辨认是生前入水还是杀死后入水;

对烧死尸体,辨认是被火烧死的,还是死后焚尸……

这些验尸技巧,和现代医学上验尸时所用到的“生活反应”原理是完全一致的。

重点在于,《洗冤集录》一书中,关于各种死亡方式的检验要点太全面了,就连针灸死、牛马踩踏死、累震死、虎咬死都记载其中了。相较于当时的研究条件,宋慈能够研究的如此全面,完全就是开创之举。

宋慈54岁时,才开始接触“法医”这个工作,然而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他还是有了很大的成就。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年龄不是借口,只要你想改变,多大岁数都不算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