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客家木偶戏旧称“傀儡戏”,曾是闽西地方剧种。2005年以“闽西上杭傀儡戏”为名,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名单。
闽西木偶戏于明朝初年传入,全盛时戏班曾达四百余个。分为“高腔班”和“乱弹班”两种。剧目有一千余个,绝大部分属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故事、神话故事,小部分是新编文明戏,解放后出现了现代戏和童话戏,但仍以古装历史剧和神话剧为主。其中名剧《大名府》,曾荣获1955年华东木偶戏会演“特种艺术表演奖”。上杭木偶剧团的新编古装戏《借雨降妖记》还参加了国际木偶节演出,并获好评。
闽西木偶戏在历代都涌现过一批杰出的木偶艺人。近代则以丘必书、徐传华为代表。当代,徐传华嫡传弟子李明卿首创木偶书法,演到了长城内外、欧亚两洲,把闽西客家木偶戏推向了国际舞台。
图为上杭木偶艺术节表演。
□ 宋客 文/图
8月13日,上杭客家木偶艺术节在上杭白砂大金村水竹洋举行。龙岩市文联、龙岩市民协组成“闽西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前往采风。
木偶戏,又称吊傀儡,自明朝初年传入上杭白砂以来,通过民间艺人的创新发展,不但在上杭扎下根来,还向周边地区传播,成为闽西地区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民间文艺,上杭被誉为客家木偶之乡,白砂镇大金村水竹洋因有供奉木偶戏神田公元帅的田公堂以及衍生而来、用于规范木偶演出行业的田公会,被誉为客家木偶戏的发源地。民国初年,上杭木偶戏获得大发展,最多时的木偶戏班达100多个。
这不,自2001年成立上杭客家木偶艺术研究会以来,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田公诞辰,小小水竹洋自然村都要举办木偶艺术节。
金色阳光洒满青山,淙淙溪流村前回环。开幕式前,所有参加表演的木偶艺人不论白发苍苍,还是豆蔻少年,均齐刷刷地跪在田公堂前,手执香火向田公致敬感恩,祈求木偶艺术创新创造,发扬光大。
简短的开幕式后,便是传统木偶表演。木偶戏音乐唱腔分“高腔”“乱弹”两种。在偌大的会堂一侧有简易木偶戏台,由当地木偶艺人表演高腔木偶戏《仙姬送子》。高腔,又称弋阳腔,源自汉代。环顾舞台四周人头攒动,打击乐声铿锵辽远,民间艺人先是用客家话清唱,尾声有众人和合发出的粗犷声响。高亢激越的唱腔,在整个水竹洋弥漫、回荡。一剧终了,回头另一侧舞台,又有上杭县客家木偶艺术传习中心表演的传统木偶戏《大名府》之《过关》。这是一出“乱弹”剧目,吸收了闽西汉剧的西皮、二黄唱腔,用“官话”演唱,管弦乐和打击乐伴奏,曲调丰富、优美。但见木偶艺人使出十八般武艺,为了“过关”,极尽弄蛇、舞狮、骑马、倒立、跳马等杂耍之能事,充分展示了木偶艺人的高超技艺,又通过唱念吹打、插科打诨、曲调跌宕、乐器击打等技法营造如临其境的逼真气氛,真应了“一瞬间千秋故事,三尺地万里江山”的说法。
当日前来水竹洋参加木偶艺术节的木偶艺人丁春安,刚刚回到老家碧沙村,就在天后宫正门的古樟树下一眼认出了采风人员,并热情邀请我们到他家歇息。一壶土茶香。今年72岁的丁春安十分健谈,忙不迭地叫妻子从楼上拿来他的木偶道具,在地板上铺好草席,人站在席子上,一手提着木偶,一边放声演唱。末了,掌声鼓励。或问这是什么节目,丁答高腔木偶戏《管家》也。
丁春安说,他是1949年农历五月十四日生人。1985年开始做木偶戏。当年跟着梁伦锦、曾森山师傅的戏班里学做木偶戏,只学了14天就自己组班,买服装道具。这些傀儡(道具),有一个是他的师傅曾森山做的,其余都是他自己做的。“现在我有36个傀儡,也叫36个天宫星。按通常说法,有18个傀儡(俗称十八罗汉),就可以出去演出了;有24个傀儡,俗称二十四诸天,演出的剧目就更多了。其实有13个傀儡就可以参加半荤斋演出,即4个人表演,一人吊规,一人吊线(也叫掌前台),一人司锣鼓,还有一人负责小锣子,这个人还要协助前台吊线的人,这个阵容我们称“三角班”,即表演高腔木偶,一人唱,众人和。
说起自己的经历,丁春安兴致很高,侃侃而谈,丝毫不见倦态。他说,以前他们演木偶戏,年初二出门,要等到插秧时节才回到家中。他到过武平县岩前镇宁洋村演木偶戏,当地村民大多姓曾,问他“贵姓”,他说姓“丁”,“丁”客家话念“登”,而客家话“登”又与“曾”谐音,于是他们特别高兴,认为他也姓“曾”,便口口声声尊称他为“梓叔、梓叔”,他再三说明姓“丁”,待他们听清楚后才“哦哦”表示明白了。“我就打趣道,叫我梓叔也是可以的,因为我们村子就有姓曾的,我的师傅就是姓曾,叫曾森山啊!我一说完,大家都哈哈大笑。另外我还去过武平东留的桂坑村演木偶,当时桂坑庆祝妈祖生日,建了一尊高大的妈祖雕像,请我们前去助兴。我看到,桂坑村也有木偶,不过这个木偶头太小了,只这么大,负责的是一个老师,80多岁了,耳朵有点聋。”丁春安边说,边用两手的拇指、食指扣成一个小小的圆圈,加重语气道,“就这么大,太小了!”
丁春安说,他有两个儿子,也会演木偶;他还带了徒弟。不过,两个儿子和徒弟都出门打工了。“要知道,现在演木偶,赚不来吃的。”
正午时分,树中蝉鸣。徜徉碧沙村,清澈见底的溪流穿村而过。丁春安老人引领我们参观“瑞蔼凌霄”古建筑,郑重地说,这是省级文保单位,是红色交通站旧址,历史上叫丁正昌号商铺,所有从白砂集镇到旧县、才溪、南阳的人都要从这条古驿路经过,都得经过这家商铺,商铺就是秘密传递情报的地方。另外,我们碧沙是上杭古县城,还是丁甘如将军的家乡,碧沙天后宫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迄今已有整290年历史了。我们碧沙啊,很有故事的,随时欢迎你们过来采风,拜妈祖,看古城,看木偶戏,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好,我们还会再来的!”与丁春安告别,我们往下一站旧县镇新坊村进发。
来源:闽西新闻网—闽西日报
长汀人常说:一代姑,二代表,三代四代
客家民间俗语是客家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口头语言,具有浓厚的地方性色彩。它凝结着客家地...(15)人阅读时间:2020-10-20长汀彩礼钱一般给多少?长汀娶老婆要多
抢银行,不如娶晋江新娘长汀女孩太贵,彩礼让你崩溃父母扛上山,家产任人搬曾几何时,福...(276)人阅读时间:2020-09-24长汀订婚男方要准备什么?订婚女方需要
长汀订婚男方要准备什么?对于长汀嫁娶以前风俗习惯有很多,不过现在慢慢的也简化了很多...(32)人阅读时间:2020-09-24长汀特色民俗文化:闲谈长汀古城花朝节
花朝节由来已久,汉唐时代又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等等,这么一个极富诗意的佳节...(48)人阅读时间:2020-09-20客家木偶戏采风记
闽西客家木偶戏旧称傀儡戏,曾是闽西地方剧种。2005年以闽西上杭傀儡戏为名,被列入福建省...(14)人阅读时间:2020-09-18萨本栋和厦门大学在长汀 国立厦门大学长
萨本栋 龙岩长汀 有一所改为国立第二年就避难到长汀的大学,扎根古汀州这片土地的滋养,短...(37)人阅读时间:2020-09-18福建长汀店头街有位“红军华佗”,开国
福建长汀,古称汀州,是中国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明清古街店头街,是长汀的四...(29)人阅读时间:2020-09-17长汀各乡镇赶集日 长汀各乡镇赶集时间表
长汀各乡镇赶集日是几号?赶集是一种民间风俗,在长汀,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称为圩日...(36)人阅读时间:2020-09-12中元节是什么节日由来和传说?长汀七月
一年一度的中元节到了,长汀俗称七月节,也叫七月半,是纪念祖先、奠祭亡人的节日。此时...(12)人阅读时间:2020-08-31长汀彩礼钱一般给多少?龙岩长汀聘金给
现在结婚的彩礼价格是越来越高,对于彩礼价格大家都是非常关注的,长汀彩礼钱一般给多少...(106)人阅读时间:20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