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州城“十二城门九把锁”的由来

2019-07-29 22:12 大美长汀

长汀县城至今还流传着一首包含着许多汀城古迹的童谣:“挹(一)清门、二府哩、三元阁、四角井、五通门、刘(六)衙哩、七星桥、八角亭、救(九)驾坪、十字街、十一躲呀躲、十二城门九把锁。”

汀州城“十二城门九把锁”的由来

在这首童谣里,从一到十,指的是汀城十处古迹地名,其中的“挹、刘、救”,是“一、六、九”的谐音。关于这十处古迹地名,不是本文所叙述的内容。本文就童谣的最后一句“十二城门九把锁”,作一个解析。读者很容易从字面上理解,“十二城门九把锁”,就是指古代汀州城里有十二座城门,但是只有九座城门上锁,有三座城门是不上锁的。多年以来,留给人们一个疑问:城门上锁是为了保证城里居民的安全,为什么有三座城门不上锁呢?不上锁的城门,岂不形同虚设,何以确保安全呢?难道这是儿童的嬉言?为此,笔者特地查阅长汀志书,阅后恍然大悟,确信“十二城门九把锁”并非嬉言。

宋治平三年(1066年),开始修筑汀州府城墙,开辟五座城门。据长汀县志记载,宋治平三年筑“济川门”,明洪武四年(1371)改名“丽春门”;筑“秋成门”,明洪武四年(1371)改名“通津门”;筑“颁条门”,明洪武四年(1371)封堵、废弃;筑“鄞江门”,明洪武四年(1371)改名“广储门”;筑“通远门”,明洪武四年(1371)改名“镇南门”;筑“兴贤门”,明洪武四年(1371)改名“朝天门”。汀州府城共有五座城门,它们是:丽春门(即济川门)、通津门、广储门、镇南门、朝天门。

虽然汀州府有了城墙和城门,但是,长汀县却附郭汀州城之外,没有城墙,长汀县居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于是,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开始修筑长汀县城墙。据长汀县志记载,长汀县城墙“自通津门西去数百丈,逶迤而南,东至济川一带,立城围之”,“筑土为县城,列七门”。具体如下:城东筑“会川门”,万历年改名“挹清门”;城南筑“五通门”,后改名“环雁门”;城南筑“惠吉门”,后改名“正笏门”;城南筑“富有门”;城南筑“常丰门”,后改名“宝珠门”;城南筑“西瑞门”;城南筑“通金门”。长汀县共有城门七座:它们是:挹清门、五通门、惠吉门、富有门、宝珠门、西瑞门、通金门。

据长汀县志记载,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由汀州知府倡议,将汀州城与长汀城合并为一座城。合并后的汀州城,共有十二座城门(即汀州府城门五座和长汀县城门七座)。合并后的汀州城范围大大扩展,使得原先汀州府城的镇南门、广储门和长汀县城的“挹清门”成为城中之门,长汀县志称“郡城镇南、广储两门,横赘城中”。这三座城中之门,成为摆设,丧失了防御作用,所以没有必要上锁了。

另外九座城门仍然担负着保证城内居民安全的重要作用,除了有专人把守以外,每天晚上都必须上锁。这九座城门是:丽春门(即济川门)、通津门、朝天门、五通门、惠吉门、富有门、宝珠门、西瑞门、通金门。

童谣中的“十二城门九把锁”,由此而来。

据《长汀县志》记载,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由汀州知府倡议,将汀州城与长汀城合并为一座城。合并后的汀州城,共有十二座城门,即原先汀州府城的五座城门以及长汀县城的七座城门。

合并后的汀州城范围大大扩展,城墙延伸到汀江边上。原先汀州府城的镇南门和广储门成为城中之门,《长汀县志》称“郡城镇南、广储两门,横赘城中”。同时,由于挹清门位于济川门之内,实际上也成为城中之门。

镇南门、广储门、挹清门成为城中之门后,丧失了防御作用,所以就没有必要上锁了。另外九座城门仍然担负着保证城内居民安全的重要作用,除了有专人把守以外,每天晚上都必须上锁。“十二城门九把锁”由此而来。

由此看来,童谣中的“十二城门九把锁”,绝非嬉言,而是历史事实。

亲爱的朋友,一句童谣“十二城门九把锁”,就蕴含着这么丰富的历史知识,让我们以家乡为傲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