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民间故事:长汀河田“攀(潘)龙状元”传说

2020-08-03 21:55 互联网

建于明代的汀州三元阁,是汀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所谓“三元”,是指明清科举考试的解元(省城乡试第一名者)、会元(京城会试第一名者)、状元(殿试一甲第一名),“三元及第”,即指乡、会、殿试均中第一名。所以,“三元阁”阁名承载着汀州人对文风鼎盛、多出人才的美好祈愿。

长汀民间故事:长汀河田“攀(潘)龙状元”传说

隋唐行科举以来,共有600位左右的文状元留下名字。国人一直有很深的状元情结,汀州人也不例外。所以,汀州地区流传着不少状元传说,其著名者是长汀河田“攀(潘)龙状元”传说——

故事说,清乾隆年间(1736—1795),河田“只目、拱(驼)背、独(瘸)脚”的残疾才子攀龙晋京赶考,遭到一些人的嘲讽与奚落。这些人称:若攀龙能中状元,他们就扯直河田街建十里长街。在金銮殿殿试时,攀龙以“只目照乾坤,拱背朝天子,独脚跳龙门”,分明寓意“洞察天下、忠于天子、高攀皇门”之意,巧妙作答,博得乾隆大喜,乾隆遂问起攀龙家境,潘仝气势磅礴地答道:“家住九龙冈,吃在河田、玩在三州”(指家在河田、三洲,屋后有九松),“一百零一人吃饭”(指母子相依为命),“两只龙船送油盐”(指靠养母鸭生蛋换取生活)。于是,乾隆就脱口而出称赞道:“卿真安乐死也!”意即称攀龙家境安乐到了极点。

当攀龙衣锦还乡时,那些考前嘲笑他的人赶紧抢修起河田街。但不幸得很,攀龙行至汀州宁化县安乐村(今安乐乡政府所在地)中风寒而逝,应了乾隆“安乐死”的谶语。于是,修建河田十里街中止,但已修部分仍达到相当长度,据说这就是河田街号称“长汀乡镇第一长街”的由来。

传说是否于史有征呢?笔者查阅明清两朝有关志书“选举志”,均未发现名为 “攀龙”或“潘龙”、的进士。不过,传说很多是事实的变体,并非完全向壁虚构。对于“攀龙中状元”一事,经笔者对南宋末期开庆元年(1259)修成的《临汀志》之《进士题名》的查阅及结合民间传说,发现所谓乾隆时河田“攀龙状元”的原型,其实就是南宋淳佑四年(1244)中进士的潘仝(同)。所以说,所谓“攀龙传说”实为“潘仝传说”。

《临汀志·进士题名》载:“淳佑四年甲辰刘梦炎榜潘仝,字会道,长汀县人,调赣州安远尉,转文林郎,广州观察推官。”从志书选举志记载规则可知,所谓“某某榜”,即“某某”该人是当年状元,所以说潘仝是进士而非状元,该年状元是留梦炎(?—1295,浙江衢州人,南宋亡,投降元朝,劝降同为状元出身的文天祥,遭怒斥,怂恿元帝忽必略杀害了文天祥。《临汀志》所载其姓氏有误。

潘仝不是状元是史实确凿的。因为《宋史》等权威史书也明白记载了南宋淳佑四年进士科状元是留梦炎,且《临汀志》成书于潘仝中进士后仅15年,记载理当无误,其所载潘仝的任职情况也表明,潘仝南归途中逝于、葬于宁化安乐是没有根据的,至于他是否后来逝于安乐,由于潘仝的史料很少,无从考证,但据民国《长汀县志·古迹志》载:“潘仝墓,在河田二三里许”。

而闽赣粤边潘氏有关族谱则称,潘仝是长汀三洲潘坊人,淳佑四年被宋理宗赐点为状元。潘坊即今长汀河田镇潘屋村(与三洲乡毗邻),南宋汀州,据《临汀志》载已有“何田市”与“三州墟”,即今河田镇与三洲乡。由于这一带分布着面积较大的山间河谷盆地,距离州城又较近,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古汀州经济较为繁庶、文化较为昌明的地区。

据说,潘仝父亲潘从源(又名“潘松源”,客家话“从”、“松”同音)曾任江西吉州(今江西吉安)教授(分管一州文教的主官,相当于今之教育局长),一日,携潘仝南返汀州时途经赣州兴国县均村,发现一处山地风水绝佳,属“生龙口”,葬于此地后代能出状元,遂交代潘仝其死后将其葬于此地,然后买牛化装成牛贩(一说潘从源即为牛贩——牛岗先生),故意使牛糟蹋庄稼,与当地人发生争执,被误伤致死(一说“自杀”),以性命换得该处的安葬权。少年潘仝经交涉葬父于“生龙口”返乡,他虽然年少失怙,但发愤攻读,后来果真应验高中状元。潘从源任职江西(原籍可能即在吉安),潘仝曾任职江西、广东,子孙散布闽赣粤边,潘氏后人均称潘仝为状元,并在潘从源墓顶书额曰——“状元家山”。潘从源墓今仍在兴国县均村镇,十分完好。

为什么潘仝后人和传说会把进士传为“状元”呢?这可能与古汀州地区文教相对落后的状况有关。据《临汀志·进士题名》所载进士数,可知汀州文教在宋代“八闽”是居于后列的。且所载59名进士,除2名为清流人、3名为寓寄汀州的外籍人、一名未注籍贯者外,其余均为长汀县、宁化县人;所载100名特奏名进士,除2名为武平人、2名为莲城人外,余均为长、宁、清三县之人。而上杭(包括后来的永定)、武平已于北宋初年的淳化三年(994)立县,连城于南宋初的的绍兴三年(1133)立县,虽然县域后世略有变化,所中进士之少(无),足以说明汀州很多地区特别是南部地区在两宋文教还是相当落后的,正因为汀州地区中进士并非易事,是很荣耀的,所以潘仝在后世被讹传为状元的情况,属于“夸大”的可能性很大。

但是,在“以貌取人”几成通病至今的社会,尤其是容貌关乎国格的科举选举时代,把一个所谓的“残疾人”传为那怕是夸大为状元,这是需要巨大勇气,甚至是难于想像的。

因此,一个传说得以在数百年间流传,按理必有一定的史实支撑才能形成这种情形。所幸,笔者在查阅、整理历代状元资料时,果真找到一个“残疾人中状元”的特例、史实,并且认为汀州 “潘仝中状元”传说正是附会或在它的影响下形成的。

这个特例就是“残疾方逢辰中状元”,现将有关史实简略如下:

方逢辰(1221—1291),南宋末浙江严州淳安(即今浙江西部的淳安县)县城郭高坊人,原名方梦魁,自幼随父习字学文,尤以理学为归宿,曾就读于石峡书院。南宋淳祐十年(1250),理宗临轩策士,亲擢为进士第一名,即状元,并赐名“逢辰”。一生数次为官,又数次辞、罢官回乡从教,南宋亡,元廷以高官相召出仕,遭拒绝。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人称“蛟峰先生”,著有《孝经解》、《易外传》、《尚书释传》、《中庸大学注释》、《格物入门》等。

就在方逢辰中状元那一年,一个浪迹天涯的文人在国都杭州,记下了方逢辰的“传奇”。这个人就是俞文豹。

俞文豹,字文蔚,号堪隐,生卒不详,生活于南宋理宗朝,浙江括苍(今浙江丽水市一带)人,曾为湖北蕲春教谕(分管文教的官员),以文字浪游天下四十年,一生著述甚多,自嘲平生有三恨:一无子,二无助,三无成。淳佑三年(1243),索居京国(杭州),著成《吹剑录》,尔后又著续录、三录,淳佑十年著成外集,合称《吹剑四录》。正是在此书外集中,俞文豹记述说:

唱名状元严州方梦魁,赐名逢辰,右足跛,左目瞽。第四名川人杨潮、南省元泉州陈应雷皆瞽一目。

这则记载说浙江才子方梦魁右足跛、左目瞎,还是被宋理宗钦点为状元,且赐名“逢辰”。它的真实性不庸置疑,因为它就写在方逢辰中状元那一年的国都杭州,俞文豹与方梦魁又同为浙人,热衷理学的宋理宗赵昀(赵与莒),也完全有可能钦点方残疾人为状元。理宗所赐“逢辰”一名,可能含有方梦魁之所以残疾能中状元,正是碰上了他赵昀之样的好皇帝之意,方逢辰改字“君赐”也包含了他对皇帝的感恩之意。

而这件事恰恰发生在同为理宗朝的潘仝中进士后6年、后勤部科,潘、方两人残疾情形又如此相同,这就不能不让人推测它和“潘仝中状元”传说会有某种关联。在容貌关乎国格的状元选取上,奇陋的方逢辰竟然高中状元,这是中国科举史上的绝无仅有的一个特例。这种传奇不能不广传四方,自然也传入了浙江毗邻的福建,同为士林中人的潘仝自然应有闻说,因为据《临汀志·进士题名》载,方逢辰榜中进士的汀州人有宁化伍功甫、长汀范廷杰,还有不少特奏名进士,说明不少汀州人参加了该年科考。

那么“潘仝传说”与“方逢辰传奇”的联系表现在哪里呢?

联系的可能性只有两种。一者,潘仝是残疾人,那么潘、方属同类。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正如《吹剑外集》所载,除了方逢辰,残疾人杨潮、陈应雷都中了进士。但是,传说的“中状元”这一情节,应是从“方逢辰中状元传奇”附会而来。

第二种可能,即潘仝不是残疾人,这种可能性显然更大。则有关他“残疾中状元”的传说,只能是附会了“方逢辰残疾中状元”这个特例后衍生而形成的,简言之即属“方冠潘戴”。

而方逢辰的传奇何以被后人附会在他的同朝进士、汀州人潘仝身上,已难于考索。奇怪的是,网络上有一则资料竟称方逢辰先祖是客家人,不能依据何种记载,笔者认为在南宋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在客家”形成期的南宋,只有江浙汉人南迁汀州形成后世“客家”,江浙汉人可能汀州客家人先祖,而无这种相反可能。但潘仝恰是后世所称的“客家人”,它是否反映出方逢辰传奇在后世的流传变异中,可能和客家人譬如潘仝有了某种牵连呢。

另外,传说中所谓“潘仝南归逝于宁化”的说法,虽被《临汀志》所载其中进士后的任职记载否定,但它似乎折射出一定的史实影子,换言之,即这种传说也有一定的史实可供附会。

据查,状元尤其是宋代状元确有不少中状元后不久即辞世的,如唐景福元年(892)状元归黯(苏州吴今江苏吴县人),夺魁后仅活了1个月;在宋朝:

北宋建隆三年(962)状元马适(九江湖口今江西湖口人),及第不久未仕而卒;

北宋庆历二年(1042)状元杨寊(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未上任而亡,年仅30岁;

北宋元丰八年(1085)状元焦蹈(庐州无为今安徽无为人),放榜后6天即亡;

北宋元佑三年(1088)状元李常宁(开封廪延今河南延津人),仅当了3个月状元而卒;

南宋绍熙四年(1193)状元、著名爱国词人陈亮(婺州就康今浙江永康人),赴任途中病卒。

这是士子们为一跳龙门、拼命苦读的代价、悲剧:高中状元之时,竟成心劳力瘁丧身之日!在科举时代,作为万人关注的状元,他们的悲剧不能不令人唏嘘,并久为流传。

关于潘仝是否真为状元,有些传说版本已经作了否定说明。有这些传说中,当潘仝答为皇帝所问其家世情况后,皇帝失口称赞潘仝“真是状元命”,潘仝马上谢恩,皇帝金言玉语难于挽回只好赐他为状元,后世遂称潘仝仅为“口才状元”。附带一说,在另一些版本传说中,皇帝问潘仝有何求,潘仝答只求“安乐”,皇帝开玩笑说“那就封你安乐司吧”,遂有后来的“安乐死”之谶。所谓“安乐司”,盖来源于潘仝曾任的广东观察推官(负责刑侦)属于观察司(朝廷外派监察地方官员的机构)吧。另外,“安乐”一说,可能由潘仝中进士后的第一个官职——赣州安远尉(安远:即今赣州安远县,县尉:负责治安的副县令)讹传而来。

再者,“攀龙状元传说”为什么将传说中的朝代设为乾隆朝呢?一则可能与乾隆在民间的巨大影响、形象英明有关,因此,人们便将年代较久的故事说成发生在乾隆朝,正如历史戏说剧《宰相刘罗锅》一样,所谓罗锅(驼背)的刘镛被乾隆钦点为状元,其实历史上的书法家刘镛只为进士非为状元。二则还可能与今三洲乡一古亭匾上的“古进贤乡”四大字右侧所书“清乾隆大帝亲笔御书”九字传为乾隆御书有关。据三洲《戴氏族谱》载,明万历年间(1573—1619)三洲进士戴振先(民国《长汀县志·选举志》载,戴振先万历三十七年中举人,未中进士),为缅怀先贤宋代状元潘仝、元代大将军戴应寿(有关志书查无此人),激励后人,倡议三洲取名“进贤乡”,后清乾隆帝闻知三洲古风淳朴,御书下诏称三洲为“古进贤乡”。

而传说中“潘仝龙状元殿试妙对”这一情节,可能是由人们对潘仝的字——“会道”,作了“能言会道”之类的联想而衍生的。当然这是没有根据的,因为潘仝之字“会道”,显属由字、名字形都有“人”字头(这是古人取名、字常用手法之一)、同时也意指“领会儒家之道”之类意思而形成的。

顺便一提,古汀州地区还有一则状元秩闻传说,那就是永定高陂镇西陂村“立春迎春牛”习俗来历传说:据传,古代只有出过状元的村庄,朝廷才恩准立春迎春牛(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明中叶潮州府海阳县(今广东潮州市)才子林大钦,年少流落西陂村,被该村一林姓本家收为义子,他于嘉靖九年(1530)中汀州府试榜首,十年中福建乡试解元,十一年晋京中会元,殿试再中状元。因此,西陂村获得立春迎春牛资格。

由于年代并不久远,所以这则传说很容易考辨。林大钦,确有其人,其生卒年为1511—1572,他是潮汕地区科举时代唯一的状元,是明代著名理学家。林大钦是否为毗邻潮汕的永定人家义子,史书无载,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但他绝不是嘉靖十年福建解元,因为该年福建解元是晋江人陈让。

据志书记载,从唐大中十年(856),宁化人伍正己(伍愿)中唐代汀州唯一进士后,古汀州历代考中进士300余人(包括宋代“特奏名”授予的进士)。那么,这些人中是否有状元呢?

答案是否定的。尽管一些资料称明初宁化人张显宗、清初宁化人雷鋐都是状元。但事实不是如此, 据史载,名臣张显宗是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进士第二名,距状元一步之遥,这是汀州人在科举上取得的最高成就,而该年状元是安徽贵池人皇观,据说当年洪武帝朱元璋特赐张显宗为状元,但也仅属“据说”而已。著名理学家雷鋐(1696—1759)中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该科状元为江苏仪征人陈倓。

古汀州虽然没有出过状元,但它与状元还是很有缘分的。比如:

北宋初期状元王宗嗣(944—1025,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临汀志》“郡县官题名”及“名宦”据《续资治通鉴长篇》载,其于太宗太平兴国六年来任汀州知州。据《临汀志》引《通鉴长篇》云:“太宗尝遣武卒察远方事,有至汀者,嗣宗执而杖之,缚送阙下,因奏曰:‘陛下不委任天下贤俊,而猥信此辈以为耳目,窃为陛下不取。’上大怒,遣使械嗣宗下吏削秩。既而怒解,嘉其直节,令迁其官。”后王嗣宗历事三朝,为政严明,政绩卓著,喜作文,书札尤甚。著有《中陵子》三十卷。

北宋中期江苏宜兴人、状元余中,据〈临汀志·郡县官题名》载,嘉佑年间(1056—1063)曾任汀州知州。余中曾与兄长余贯同赴礼试,余中高中,而余贯落选。余中请求黜退自己以录兄长,朝廷不许,但却欣赏嘉奖了余中的做法。余中入仕后,拥护变法,王安石被迫辞相,奏请余中随行,知江宁府。

南宋福建泰宁人、状元邹应龙,南宋庆元二年(1196)中状元,其子六郎、七郎、八郎移居长汀四堡里(今连城四堡乡)。

南宋末年江西吉安人、状元文天祥(1236—1283),景炎元年(1276)十月至次年春在汀州长汀、莲城、漳州龙岩县一带抗元,并在闽西留下大量传说、遗迹。

明代长汀四堡里人、名臣马驯(1422—1496)正统十年(1445)中进士,与同榜进士、状元、浙江淳安人商辂(明代唯一的“三元及第”者)交厚。

林大钦中状元顺汀江回潮省亲,途经上杭白水漈,当地流传一上联绝对:白水漈头白屋白鸡啼白昼。经询问当地人得知本地村名为“黄泥垅”后,林大钦即对出下联:黄泥垅口黄家黄犬吠黄昏,显示出状元的非凡才气。

清初著名的苏州“昆山三徐”兄弟:徐乾学(1631—1694)与徐秉义(1633—1711)均为探花(殿试一甲第三名)、徐元文(1634—1691)是状元,“三徐”为大学者顾炎武外甥,徐乾学康熙初游上杭,作《游普陀峰记》,徐元文“以翰林谪潮阳,过临汀,日与人士多唱酬,朝斗岩东普同塔,元文为之记,书法尤美”(民国《长汀县志·流寓》)。

古汀州没有文状元,不过,清代倒出过一位武状元,他就是同治十年(1872)的武状元、上杭在城里(今县城)人丁锦堂(1846—1901)。

最后,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潘仝不是状元,但“潘仝中状元”传说还有弥足珍贵的流传价值,因为它为后人树立了“身处逆境、奋发有为”的典型,同时也为告诫人们不得“以貌取人、侮辱弱者”提供了典范。进士潘仝和身残志坚的方逢辰,都是值得后人永远怀念的先贤。汀州状元传说也反映了汀州人对文教兴盛的美好祝愿。

责任编辑:admin